-
丽江古城遗产监测建筑本体的数据采集模式
纳西族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自的特点,是汉文化穿斗式结构谱系,其营造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准,房屋构造的各部分都有审美的要求和鉴定标准。一些古代建筑或是以古建筑风格为主的近现代建筑是纳西族历史的重要见证,保护这类风格的建筑,也就是保护民族的历史,是现代人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以丽江古城建筑本体为例,提出笔者对数据采集重要性的认识、指出数据采集的历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为精美石刻穿上数智铠甲 世界遗产焕发新生机
世界非遗文化小切口看大变化,数字重庆在身边。大足石刻历经上千年的开凿,每一尊造像背后都蕴含着巴渝古人对于宗教文化的理解,展示着强大的文化张力。如今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2020年,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成的“大足石刻监测预警系统”上线投入使用,监测数据同步传送“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 该系统监测内容涵盖了文物本体、文物环境...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喀斯特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议现场。蒋丰慧摄 中新网桂林4月19日电(蒋丰慧)“近年来,广西桂林利用喀斯特地形,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林下种植养殖为主题的绿色扶贫产业。地方政府对绿色产业的高度需求,让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利用形势大好。”桂林市副市长韩学文18日说。 4月17日至19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全体委员大会暨遗产地培训会在广西桂林市顺利召开。 云南石林、重庆武隆、贵州荔波、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
2016年7月7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6年年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本届年会围绕“遗产地2015年度监测报告”、“遗产地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的主题内容,交流探讨了各遗产地监测工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院长刘曙光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处长刘洋出席会议。会议由文研院副院长詹长法主持。国家文物局、各省(市)文物局...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中东两国遇罕见暴雨 世界遗产佩特拉古城洪水肆虐
世界非遗文化约旦和科威特连日遭遇罕见暴雨,引发洪水。截至10日,两国已确认13人遇难,将近4000名游客紧急疏散。 [峡谷遇险情] 约旦部分地区9日遭遇强降雨,紧急部门官员说,已确认12人死亡,包括一名参与救援的潜水员;一些人下落不明。 约旦政府发言人朱马娜·格奈马特说,在佩特拉古城等主要景点,3762名游客紧急撤离。6名在约旦南部瓦迪拉姆地区旅游的以色列游客一度失去联系,随后确认平安。...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遗产珊瑚礁遭受大面积破坏
世界非遗文化就在上周,关于全世界的珊瑚礁同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前者是马里兰州银泉市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于6月19日宣布,始于2015年的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似乎已经结束。后者则是连续3年的白化过程破坏了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29个珊瑚礁中的26个。同时预测结果是严峻的mdash;mdash;如果不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所有这些礁体ldquo...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年度监测报告
本报告系根据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管理工作规则》的具体工作要求,参照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声明及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第二轮定期报告等相关材料所做的年度监测报告,并结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监测总平台指标》,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恢复开放
世界非遗文化受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影响暂停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12月26日起恢复开放。 记者从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了解到,经过工作组现场勘察确认,炳灵寺石窟内的塑像、壁画、窟龛等文物本体,未出现受损情况。石窟山门处、窟区河道内出现落石,山门附近管护用房一侧的墙体出现裂缝。 地震发生后,位于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文物是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为确保游客人身安全,12月19日9时起暂停对外开放。 连日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颁布史上最严保护管理办法
世界非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27日颁布其史上最严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新增加的禁止行为设置了处罚规定,处罚力度较之前明显加大,这在清东陵保护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河北省遵化市委、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刘金柱介绍了清东陵基本情况和文物保护情况。他介绍,《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修订)》共19条,对2012年1月1日修订实施的《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中已不适应当前清东陵保护和管理工作需要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传承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
世界非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明传承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它是一项由支持、教科文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和全人类都具有杰出和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1972年,教科文组织在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成立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