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石窟奉先寺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侵删 中新社河南洛阳12月7日电(记者 韩章云)记者12月7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工期270天。据悉,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
- 鼓浪屿世界遗产标志落成 日光岩有了姊妹石
鼓浪屿“世遗”标志、被命名为“时光晶体”的大型石雕8日正式揭幕。杨伏山摄 中新网厦门7月8日电 (记者 杨伏山)在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三周年之际,8日,坐落在鼓浪屿核心景区日光岩附近一小广场上的“世界遗产”标志—......
- 黄渤海在鸟界火了新晋世界遗产成观鸟胜地
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五处提名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东部沿海从长江口到鸭绿江口的一个系列遗产项目。 每年春秋两季,数百万只候鸟跨越千山万水,在辽阔的黄渤海之滨找到栖息之所,编织自然和谐的生命乐章。 就在不久......
- 黄海湿地世界遗产证书揭幕掀开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一页
7月5日,是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一周年的日子,盐城举办黄海湿地世界遗产证书揭幕仪式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环保专委会成立大会,170多位嘉宾共同见证盐城黄海湿地世界遗产证书揭幕的重要时刻,并探讨遗产地的保护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 黄山部门冰雪奋战五昼夜 保护景区世界遗产资源
1月24-28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黄山风景区遭遇罕见的持续冰冻雨雪天气,气温一度低至零下10℃,黄山松枝梢冠层冰雪混合体厚度达20厘米。极端天气给黄山风景区森林资源保护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 ......
- 非洲世界遗产现状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2021年新申报列入的非洲文化自然遗产:科特迪瓦北部苏丹风格清真寺(Sudanese Style Mosques in Northern C?te d'Ivoire)。 前景不容乐观的濒危世界遗产坦桑尼亚塞卢斯禁猎区(Selo......
- 青海编制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水患应急水文监测方案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27日发布消息,针对饱受关注的该国家公园范围内可可西里区域水患问题,相关部门编制的《青海可可西里水患应急水文监测方案》(简称:《方案》)已通过审查。 据悉,2011年9月,可可西里地区卓乃湖出现溢流,下泄湖水流经库......
- 阿富汗一世界遗产因违规修路遭破坏该遗址或被取消资格
当地政府修建的道路对遗址造成了严重破坏 海外网7月22日消息,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遗址2003年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当地政府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修建道路,导致部分遗址遭到了破坏,教科文组织在了解情况后对此表示非常遗憾。报道称,该遗址可......
- 长城保护引入考古共探保护路径共享世界遗产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徐婧 杜燕)经由考古的“检查”与“医治”,北京年久失修的长城点段正逐步抹去灰尘,呈现出完整的遗址样貌。未来,历经数百年风霜的长城将有更多的点段向公众开放,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功能。 北京段长城是中国有长城分布的1......
- 重庆市将专门出台地方法律保护大足石刻
重庆市有望专门出台地方法律保护大足石刻,在保护范围内开车或不按规定吸烟、燃放佛香可能将面临处罚。昨日,在市四届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市政府提请审议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进入分组审议。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目......
- 遭受史上最严重洪灾 威尼斯或失世界遗产地位
英媒称,教科文组织一名官员说,在经历了一周创纪录的洪水后,威尼斯面临失去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位的危险。 据英国《太阳报》网站11月19日报道,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勒斯勒尔说,气候变化、旅游管理以及侵蚀......
- 这群红色e人 是满身未解之谜的世界文化遗产
乘船数公里来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明江边的花山悬崖之下,崖壁略显内凹、层理清晰,向江边倾斜。手脚张开、铜鼓在侧、身佩环刀……多处红色人像图案就被绘于悬崖之上,这些人像图案高约0.6至1.5米,最大的高达3.58米。从人群欢快......
- 跨学科视角下的遗产思辨研究
文化遗产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对话”是遗产研究深入开展的必然结果。以人类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遗产研究领域被广为采用, 特别是在“遗产思辨研究(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 简称CHS)”中,人类......
- 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将启动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第二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获悉,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将启动“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以此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传播人类多元文化的世界声音。 该论坛于11月......
-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如何消除火患
中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留存有大量不同民族和族群世代生息的传统村落,它们是这些民族或族群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聚集地,保留着这些民族或族群的历史记忆、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这些不同文化层面的要素......
- 巴基斯坦婚俗
在巴基斯坦地区,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很一致,都认为婚姻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情,并且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文化习俗中的婚礼习俗来举办结婚仪式。巴基斯坦部分是信奉宗教的,这也使得巴基斯坦婚俗不仅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子,也带着一些神秘的宗教色彩。 和......
- 巴厘岛婚礼习俗
现在的巴厘岛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受欢迎的旅游地了。其实传统的巴厘岛不仅有着优美迷人的风景,还有着古老神秘的宗教色彩。这也给传统的巴厘岛婚礼习俗蒙上了神秘浪漫的面纱。巴厘岛关于结婚的传统习俗就和他们传统文......
- 小黄侗族集体婚礼
新娘陈腾慧正在走秀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小黄侗族集体婚礼是在统一时间内举办的婚礼,期间不仅有盛大的婚宴还有新娘走秀、鬼师做法、礼品相送等仪式,与单一婚礼不同,不但更加隆重热烈,且使村寨充满节日气氛。 这次结婚的共有15对......
- 寡妇年结婚禁忌
2018年即将过去,许多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因为来不及在今年完婚,或是因为挑选不到良辰吉日只能把婚期延后,而即将到来的2019年由于没有立春,自然就成为了寡妇年,由于传统上认为在寡妇年结婚非常不吉利,但是对于等待了一年又到了婚龄的男女......
- 寡妇年结婚破解法
所谓的寡妇年实际上就是指在一年的农历历法中没有立春这一时节,因为自古,春天代表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繁衍生息的寓意,没有立春自然也就没有繁育生长,民间就把无立春称为寡妇年或盲年,不仅不宜进行婚嫁,还有许多忌讳,例如动土、建房、修坟等。......
- 孕妇能参加婚礼吗
怀胎十月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历程,整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有些孕妈妈不仅仅是吃穿上要格外小心谨慎,就连好闺蜜好朋友结婚也被禁止去参加。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迷信?孕妇能参加婚礼吗? 参加婚礼是对于朋友爱情与婚姻的见证,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
- 孕妇参加婚礼有忌讳吗
我国传统习俗认为怀孕和结婚都是喜事,孕妇参加婚礼容易和新人相冲,因此忌讳孕妇参加婚礼。其实这也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说法,不必太过于纠结,孕妇参不参加婚礼具体看新人意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婚礼现场人多物杂,孕妇参加婚礼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 孕妇参加婚礼对谁不好
孕妇参加婚礼对新娘、孕妇和胎儿都不好。尤其是孕妇由于怀孕需要静养休息,而婚礼现场往往嘈杂拥挤、空气憋闷,一来胎儿情绪容易被扰乱,二来孕妇容易被冲撞、摔倒。 1、对新娘不好 从传统婚俗观念上来讲,孕妇参加婚礼对新娘子不好。按照我们传统的......
- 姐弟一年结婚对谁不好
一个家庭同一年举办两次喜事,被称作“喜冲喜”。喜冲喜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刚结婚的新人在婚期前后的一个月之内,忌讳参加别人的婚宴,否则会有冲犯。按照传统的婚俗观念,喜冲喜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一件事,结婚的时候尽量避免喜冲喜的出现。 姐弟一......
- 天津结婚风俗
天津结婚风俗是指的在天津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天津处于我国的北京的旁边,但是在结婚婚俗方面却是与北京有所不同的,天津人更加的喜欢老祖宗留下来的婚俗,于是在西式婚礼中也加入了一些中式婚礼的婚俗,使得婚礼更加的有寓意。 不同的地方人结婚对于男......
-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历史与变迁问题研究摘要: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彝族的社会结构、婚姻制度、价值观念和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拓宽对彝族文化的理解,丰富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研究领域,......详细
-
全国冬季村晚在云南武定猫街镇彝村糯左宽举办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12月4日,一场以“和美乡村幸福家园”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猫街镇猫街村委会糯左宽村举行......详细
-
僰人大寻踪丘北僰人支系考察记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彩云之南,暮冶之北,重重大山包围之中。 d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近年......详细
-
传承与教化1949年前彝族香堂人的双跳活动摘要: 云南省宁洱县德化乡荒田地区的彝族分支香堂人以“跳神”和“跳笙”仪式作为自身口传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了解记录了1949年前荒田地区香堂人“跳神......详细
-
云南禄劝各族同胞欢度彝历年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2024年12月21日,云南省罗婺故地禄劝县在凤家古镇举行系列活动,欢度彝历新年。 70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详细
-
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5年2月5日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5年5月29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详细
最新博文
-
寻找打开中医药效黑箱的钥匙
“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即将启动。”在日前召开的7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上一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促成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现“三步走”,助推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然而,跨国大药企研制的新药销售额动辄超过100亿美元,相比而言,中药新药的创新性和销售规模仍存在不小差距。 数据显示,经过上一轮重大专项的大品种培育...
2025-04-17 0次
阅读更多 -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日前,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通知,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明确提出行动目标: 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100%、80%...
2025-04-16 0次
阅读更多 -
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传承现在与未来
摘要: 毕摩文化源远流长,蕴藉深厚,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关系到彝族社会结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心理、民族认同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传承意义。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毕摩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毕摩数量减少、毕摩素质参差不齐、毕摩文献与毕仪的缺失……笔者尝试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内部保护的薄弱两个方面分析毕摩传承危机的形成原因...
2025-04-15 0次
阅读更多 -
滇南红河彝族尼苏颇传统食俗文化散论
摘要: 滇南红河彝族尼苏颇因特殊的居住环境、土壤、气候,逐步形成了饶有风趣、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食俗文化特点。滇南红河彝族尼苏颇食物种类多样,烹饪工艺和方法繁多,食品种类丰富,食俗礼仪文化浓郁,食俗文化特征独到。滇南红河彝族尼苏颇的这些食俗,既反映了他们传统食俗文化丰富多样,也承载着他们传统原始食俗文化的遗风。关键词: 红河;彝族;食俗;文化;探讨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
2025-04-14 0次
阅读更多 -
彝族土司绣龙长袍清代中央王朝与西南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文物,是岁月的印记,是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角落,却讲述着数万年来的故事。无论是精美的瓷器、古朴的玉器,还是庄严的青铜器,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通过文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探寻历史的脉络。让我们一起去贵州省博物馆,进入文物的世界...
2025-04-11 0次
阅读更多 -
大凉山地区安宁河流域自称为咪西苏的彝族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在四川省安宁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坝地区,居住着以农耕、种植水稻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一部分彝族。这部分彝族由于长期居住在平坝地区,自称为“咪西苏”,意即“平坝人”他们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因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受到了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因而不论在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
2025-04-10 0次
阅读更多 -
安顺蜡染千般寓意万种风情的东方第一染
安顺蜡染技艺简介: 贵州省安顺市的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制作工艺。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区苗族洞葬群棺墓中发掘出宋代蜡染衣裙,色彩艳丽,图案严谨,显示出安顺蜡染的高超技艺。 蜡染,又称蜡防染,古称蜡缬,是贵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技艺之一,被誉为“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贵州的蜡染以安顺最为出名,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2025-04-09 0次
阅读更多 -
宋臻非遗火在当下传向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的基因密码,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让非遗“火”在当下、“传”向未来,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非遗保护的根基在于“人”与“技”。纵观我国非遗保护20余年的发展历程,最基础的保护工作首先是从对代表性传承人、核心技艺和典型项目的扎实保护开始的,激活非遗的个体生命力,让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技艺与精神的“活载体”。以传统戏剧为例,近年来,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热情高涨...
2025-04-08 0次
阅读更多 -
吴姓的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秦汉以前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此地也是吴姓发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强大。 吴氏宗族谱 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带。与此同时,吴姓首先向北临近的齐、鲁之间迅速迁徙繁衍。这一带的吴姓,多为寿梦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迁入河南、安徽等省境。公元前537年,吴楚交战后,厥由被带回楚国。此后,他楚国,娶妻生子。后代以名为姓...
2025-04-07 0次
阅读更多 -
凉山非遗性毕摩文化保护机制的研究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一、毕摩文化的概述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富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基于根深蒂固的彝族人民的认识与观念的影响,其信仰可归结为毕摩文化——毕摩教。JF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FT彝族人网(彝人网)-...
2025-04-06 0次
阅读更多